2005年前三季度株洲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来源:湖南省统计信息网,湖南省统计局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年初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 "三化"进程,国民经济运行虽偶有波动,但仍保持了健康有序稳定增长的态势,各业经济亮点纷呈。据初步测算,1-9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9.22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11.3%。

一、突出亮点及特征

工业产销协调增长,主导经济增长的格局突出。

今年,随着企业改制的成效扩大、做大做强的战略稳步实施、大批工业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我市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克服煤、运、油、电紧张等困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月,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8.66亿元,增长12.1%,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3亿元,增长17.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销售产值282亿元,产销率为98.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贡献突出。实现增加值48.94亿元,增长19.3%,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56.0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57%,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1.36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支撑强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3%、32.1%、83.6%,三大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2.19亿元,增长32.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幅较大。十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的有7种,其中,服装、日用陶瓷、中成药、电力机车、铁路货车分别增长1.2倍、38%、29.4%、26.9%和20%。骨干企业规模效应凸显。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湖南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湘江电焊条有限公司、株洲市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8户增加值过亿元企业,大部分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企业重焕生机,实现增加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49.9%,高于规模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4.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

投资维持高位快速运行状态,推动经济增长格局明显。

近年来,株洲经济稳定发展和投资环境不断提升,投资自主增长的因素明显增多,加之今年省、市各级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尽管7、8月份由于持续高温影响施工以及后续项目未及时跟上,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9月份投资再度高速增长,当月增长98.3%,为今年月度增幅最高水平。1-9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37亿元,增长35.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3个百分点,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城镇投资96.33亿元,增长36.9%,增幅比上半年高0.9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由于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带动了库区农田防护和函闸建设,以及山区造林投入加大,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倍。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成为投资增长的活力源泉,带动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1%;二是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企业自主投资仍居主导。资金到位104.96亿元,增长37.9%。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长70.02%,占到位资金总量的66.7%。三是施工项目增加,项目规模扩大。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77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15个,增长77%,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4%。 500万元以上项目达629个,完成投资73.09亿元,增长53.6%,占全部投资的75.9%。城市快速环道一期工程、体育中心、湘江四桥、株洲大道及智成化工双氧水工程、天燃气城市管网工程等6个重点投资项目今年均已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四是房地产开发趋于平稳,商品房销售热度不减。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1.5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回落19.4个百分点。全市房屋施工面积612.74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竣工面积163.95万平方米,增长9.9%;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为82.7万平方米,增长87.4%、销售额增长44.9%。

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势头,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商业业态不断创新、假日经济日益繁荣等使消费市场充满生机。今年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除4月份只有11.8%外,其余各月增幅均在14%以上。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8亿元,增长14.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1.8%。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6.33亿元,增长16.4%,农村市场零售额47.74亿元,增长12.1%。各类商业活动频繁,消费热潮不断涌现。商业企业狠抓契机,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如:今夏持续高温,空调节、饮料节应运而生。7月份以来进行天然气置换,又掀起家用燃气具的热销。我省首届旅游节在我市开幕,伴随服饰展等一系列活动,对我市消费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全市1-9月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8.26亿元,增长14.8%。餐饮业稳步增长。旅游、会展、假日休闲等活动的增多,带动了餐饮业的稳步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13.49亿元,增长16.5%,增幅稳居各行业之首。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9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391元,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9个百分点。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增长58%、30.3%和21.1%,食品支出仅增3.7%。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0.98亿元,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86亿元,增长30%,增幅分别高出上半年4.5和8.2个百分点。在一般预算收入中,非税收收入6.86亿元,增长47.9%,税收收入12亿元,增长21.6%。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18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19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4元,增长21.6%,增幅仍保持最高水平。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1-8月累计,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6.76亿元,增长32.8%;利润6.63亿元,增长62.5%;利税16.7亿元,增长4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9.8,同比提高10.6个点。

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我市经济充满活力的增长极。

近几年,我市采取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取得显著成效。1-9月,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9.22亿元,增长13%,高于GDP增幅0.7个百分点。工业领域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6.15亿元,增长25.5%,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7.6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合作、外商及港澳台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分别增长34.2%、29.8%和42%。投资领域中,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表现强劲。1-9月,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完成55.67亿元,增长44.9%,增幅高于城镇投资增幅8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完成额的57.8%。在市场销售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99.98亿元,增长15.7%,高于公有经济增幅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提高到80.6%。

县域经济动力增强,进入了加快发展的轨道。

随着"三化"进程推进,我市县域经济保持了的较高水平,呈现竞相争逐的良好发展势头。规模工业高速增长,5县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13亿元,增长38.5%,大大高于全市22.9%的平均增幅,其中炎陵县、茶陵县、攸县分别增长67.1%、56.6%、43.1%。投资高速增长,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五县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37亿元,增长55.3%,县域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上半年23.2%提高到25.3%。茶陵县、株洲县、醴陵市投资分别增长73.2%、68.6%和67.7%。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44亿元,增长36.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3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醴陵市分别增长43.2%、39.8%。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工业生产后劲不足。尽管前三季度我市规模工业仍呈现出17.9%的较快增长速度,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显得后劲不足。前三季分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29.6%、13.7%、11%,呈逐季回落态势。从6月份开始,除7月份因基数较低增幅回升至24.5%外,其余3个月的月增幅均不足8%。主要原因是我市部分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很强,特别是近年来在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竞争能力也不够,找不到有效的需求市场,因而生产任务不很足,难以达到持续快速发展的状态。1-9月,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株冶有色金属责任公司生产增幅均不足10%,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光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则分别下降28.5%和7.8%,株洲华银火力发电公司受水电的影响,开工不足,生产也只增长9.4%,4台机组仅开工2台。前三季度,全市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增幅仅为8.2%,比总体增幅低9.7个点。其中1至3季度增幅分别为20.2%、6.6%、2.7%,均明显低于总体增幅。

2、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进程缓慢。前三季度,全市技改投资呈快速增长势头,已完成技改投资37.93亿元,增长69.4%,其中工业技改完成29.81亿元,增长63.4%,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点和30.6个点。但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投资进程缓慢,全市38个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中,20个工业技改项目平均进度为56.2%,比全部项目进度慢了12.5个百分点。其中只有唐人神集团公司的肉类深加工绿色产业工程、湖南太子奶公司的栗雨工业园基地、株洲电厂二期工程、株洲新奥燃气公司的天然气管网工程、株洲钢厂的450立方炼铁高炉及配套设施、株洲城市排污公司的龙泉污水处理厂等6个技改项目接近或超过进度要求,其余14个项目平均进度只有45.9%,其中还有4个进度不到30%。这些工业重点技改投资项目进程的缓慢,一方面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不能在短期内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3、信贷资金严重紧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市信贷资金供应便呈逐步收缩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信贷资金的供应更是日趋紧缩,存贷比由1999年的0.81下降至2000年的0.68,2004年为0.59,至今年9月末,存贷比已降至0.53,比公认的0.75的合理水平已相差0.22个点,经营者普遍感到贷款困难,资金紧张。前三季度,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只有59%,比同期下降12.4个点,金融系统新增贷款额同比下降13%,且新增贷款中,工农业短期贷款占了68.8%,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还减少了1.49亿元。信贷资金的不断紧缩,严重影响到经济正常运行对资金需求的供应。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为8.83亿元,比同期减少41.8%,因资金紧张,房地产投资增幅同比下降19.4个点,为12.5%,其中商品房投资下降了14.8%,许多投资项目因为资金问题不能正常开工,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引起信贷资金供应日趋偏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经营者缺乏诚信,或没看准市场,经营不善,不愿或不能按期归还贷款,致使部分贷款久而久之成为了呆账坏账,从而失去银行的信用;另一方面是银行多少存在一点惜代心理,宁愿收入小点,而不愿冒受损失的风险。

4、开放型经济表现不佳。今年以来,我市开放型经济总体表现不尽人意,1-8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2893万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总额34524万美元,增长13%,增幅比全省水平分别低1.2和19.1个百分点,与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6和17.6个点,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2.2%;利用外资到位困难,前三季度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合同利用外资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实际到位外资前8个月一直是大幅下降的,至9月份也仅增长3.3%。主要原因:就出口而言,主要是产品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市出口工业产品,基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陶瓷产品和有色金属初级产品上,这些产品大都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受竞争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原材料、燃料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和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生产、运输成本,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影响了出口的积极性;三是人民币汇率的上涨,无形中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冲击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就招商引资来说,一是缺乏强有力的引资项目,尽管前三季度引资项目签约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多数项目吸引力不大,最终完全履约的并不多;二是周边城市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以及更加优良的服务手段吸走了部分外商投资者。

三、对策措施与建议

从上述情况看,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虽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经济运行前高后低的走势已比较明显,再加之四季度仍难免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因此,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需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积极引导消费,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同时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做好银企合作的协调工作,尽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和工业园区的投资进程,加强督查力度,力促已完工项目尽快发挥经济效益。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原材料、燃料供应紧张、交通运力吃紧等有关困难问题,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要把优化经济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并加强督查,使投资者真正体会到投资环境的优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尽力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差,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既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又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各级职能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政策的落实比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株洲经济的外向度。在我市工业产品中,传统产品所占份额很大,特别是四大支柱行业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基本上属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没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株洲工业基础雄厚的比较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把优化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来抓。

[株洲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