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宁德市统计信息网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宁德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各项经济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勇抗击自然灾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呈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是“十五”以来取得成果最丰硕、亮点最多的一年。 一、亮点凸现: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财政收入再创新纪录、富民进程取得新进展等成为经济运行的最大亮点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GDP实现342.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是在2004年GDP首次突破300亿大关后的又一次提高,比上年增加了40.8亿元。三次产业呈协调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0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37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9.83亿元,增长8.4 %。“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0.0%,高出 “十五”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形成新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新格局。经历了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伴随着2005年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明显,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4.3:34.9:40.8 ,与2004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逐年优化,2005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份额是41.8:4.6:10.0:42.5:1.1,与2000年比较,农业、渔业和服务业比重分别上升5.7、1.2和1.1个百分点,林业和牧业比重分别下降8.4和0.4个百分点;在200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71:29调整到65.4:34.6,粮食作物比重下降5.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较好的非粮作物比重相应上升5.6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结构改善十分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60%,比2000年提高33.5个百分点,表明工业经济正在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分别比2004年、2000年高1.7和3.9个百分点,体现我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财政收入再创新纪录。2005年是宁德市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的一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大关,达到2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高出全市GDP增幅18.8个百分点,为“十五”时期增速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6.5%,分别比2004年、2000年高1.4和1.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发展质量趋好。地方财政收入12.65亿元,增长25.2%。财政收入实现历史突破,预示着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总量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市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进,强化和改进招商引资,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16.27亿元,增长38.3%,增幅列全省第2位。全市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9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项,累计完成投资46.39亿元。“十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449.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年均增长17.8%,比“九五”时期高5.2个百分点。大唐火电、牛头山水电站、温福铁路和霞浦飞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陆续投产或动工兴建,成为宁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增长继续加速。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87.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0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轻重工业增幅差距缩小。轻工业完成产值53.27亿元,增长41.0%;重工业完成产值133.78亿元,增长31.1%,比轻工业慢了不到10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比差距继续缩小。国有企业加速发展,民营企业贡献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26.96亿元,增长24.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1.3%;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60.1亿元,增长35.4 %,其中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分别完成产值4.89亿元、124.65亿元、27.9亿元,分别增长28.7 %、45.0%和18.2%。 富民进程取得新进展。2005年,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年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春风行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419人,比上年增加192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85元,比上年增长9.8%。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取消农产品特产税、免征农业税等三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8元,比上年增长8.3%;与2000年比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4040元和958元,分别增长70.3%和33.6%。富民步伐的加快,使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2005年,宁德市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35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32536万美元,增长26.0%,进口1056万美元,增长4.0%。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2880 万美元,下降16.7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13044万美元,增长5.2%;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16612万美元,增长66.8%。利用外资规模大幅增长,2005年合同外资12548万美元,实际到资11380万美元,分别比增29.9%和26.1%。纵观“十五”时期,宁德市对外经济发展很快,出口总额在2001年突破1亿美元之后,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上2亿美元、2.5亿美元和3亿美元台阶,五年时间累计增长3.3倍,年均增长率达33.6%;实际利用外资成绩辉煌,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8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 物价调控收到新成效。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2.2%,涨势温和,且逐步减弱。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1%。物价走势平稳并有所回落。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00年上涨7.7 %,年均上涨1.5%,实现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预期目标。整个“十五”时期,物价水平呈现出由低走高再回落的钟型曲线分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颁布实施《宁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设立市科学技术“杰出人才重大贡献奖”,启动“科技兴业”示范工程,全市高新企业发展到6家。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两基”成果不断巩固。200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和91.1%,初中入学率比2004年提高1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和中等职业在校生分别达6.38万人和3.65万人,比2000年增加3.2和2.09万人。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普及,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第十届全运会上我市选送的运动员取得“3金1银1铜”的好成绩,不仅为闽东争光,而且为福建省赢得较好成绩贡献力量。 二、特征鲜明:经济运行稳健、骨干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增势强劲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 经济运行态势稳健。2005年,全市经济增长在时段上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呈上升态势。在生产、消费、投资的推动下,一季度、上半年生产总值均增长10.3%,前三季度保持在10.2%的增速,全年增长速度为10.6%。同时三次产业增速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0%,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上稳健运行。 骨干作用更加突出。2005年,宁德市中型企业及大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更加突出。全市新办农业龙头企业73个,预计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13.8亿元。200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5户,比上年增加67户。食品、建材、汽模配件、船舶修造、电机电器、医药化工等六大重点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10.0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8%,其中食品和船舶修造业分别以42.8%和42.2%快速增长,有力支撑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增势强劲。县域经济是宁德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沿海县市是宁德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经济增长点。2005年,宁德市县域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县(市、区)财政收入增幅差距有所缩小,除福鼎仅比上年增长14.6%外,其他县(市、区)的财政收入增幅均在18.0%以上,同时县(市、区)财政收入增收额达2.03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收额的79.8%。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9.33亿元,增长43.2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福鼎和福安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遥遥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GDP分别增长12.0%和11.0%,全市县域经济呈现沿海县市稳步推进,山区县提速争先的喜人局面。 三、支撑有力:生产的发展、需求的扩大、经济环境的升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生产全面发展,为经济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2005年,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市场的有力拉动、政策的有效驱动,全市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2%,高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61.89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7.08亿元,增长5.9%;牧业产值14.28 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58.50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3亿元,增长4.9%。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产量77.82万吨, 减幅4.1%;食用菌产量9.63万吨,增长6.8%;茶叶产量5.13万吨,增长6.6%;水果产量22.89万吨,下降2.9 %;水产品产量78.80万吨,增长2.1%。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工业企业努力克服要素制约等不利影响,在去年高增长的平台上,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为“十五”时期最高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62.96亿元,增长25.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38亿元和1.01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31.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6%。“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比“九五”时期平均高3.7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3.48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6%上升到6.9%,“十五”年均增长18.4%,高于GDP增幅8.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139.83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9%,拉动全市经济上升3.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0.5%,基本上与同期GDP增幅持平。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1.53亿元和199.26亿元,比2000年增长2.4倍和2.5倍,5年间实现了存款和贷款总量的翻番。 (二)需求有效扩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5年,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呈现同步快速增长的态势。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高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速的11.5%,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服务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实现107.63亿元,增长38.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2个百分点,保持在全省第二位。“十五”时期全市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3.6 %,大大高于10%的计划目标。三大需求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需求型经济增长的格局,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三)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去年新增私营企业1644户,注册资本达到25.89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217户,资金额8.27亿元。目前,全市实有私营企业7053户,注册资本96.65亿元;个体工商户41921户,资金额27.89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户投资额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21%和240%。 尽管“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诸如现有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抵御几乎年年发生的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重重,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调整产业政策,给引进一些适合本地发展的大型工业项目带来困难,等等。同时,“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虽然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8元,在上年高平台上增长8.3%,但农民持续快速增收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随着取消农业税等各项惠农政策的逐步到位,对农民增收形成的支撑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农民持续增收已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产业结构看,一产比重偏高,二、三产比重偏低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工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缺少优势特色产业。从财政结构看,地方级税性收入与前两年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地方级非税性收入增长77.5%,拉动地方级收入增长21.6%,非税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