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概況 

 一、基本情況

 

珠海市于1979年成立,位於中國廣東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瀕臨南海,東與香港、深圳水域相連,距香港36海裏,南與澳門陸地相接,北距廣州市140公里,在北緯21°48’至22°27’與東經ll3°03’至114°19’之間,陸地面積為16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 6000平方公里,有146個海島。珠海市下轄香洲、斗門、金灣三個行政區。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133.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9萬人。

 

珠海市於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此外,珠海市還設有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保稅區、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橫琴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港工業區等五個經濟功能區。

 

1998年珠海市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是中國第一個獲得這項稱號的城市。

 

二、經濟發展主要指標

 

在1979年珠海建市之初,珠海還是一個落後的邊陲小城,GDP只有1.3億元,人口只有10萬人。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目前珠海已建立起以工業為主,商貿、旅遊、金融、房地產、資訊、物流、農漁等各行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外向型經濟格局,2004年度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4:57:39.6。

 

2004年全市GDP為546億元,人均GDP達4.2萬元,位居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已達到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

 

珠海市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是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之一。已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投資珠海,外商直接投資專案7303項。日本的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東芝、佳能、日通,美國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偉創力,英國的BP公司,德國的戴姆勒克萊斯勒、西門子,法國的家樂福,荷蘭的飛利浦等30 多家著名跨國公司已落戶珠海。

 

2004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1291.3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占75.2%。珠海工業已逐步形成電子資訊、家電電氣、生物醫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電力能源等六大優勢產業。

 

三、 城市建設

 

珠海市已成為一座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的現代化海濱城市。

 

珠海市先後獲得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廣東現代化科技示範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殊榮。

 

兩年一度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一年一度的世界汽聯GT錦標賽等國際盛事影響不斷擴大,已成為吸引國內外客商的亮點。

 

四、發展目標

 

珠海市委、市政府從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趨勢和珠海的實際出發,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優化經濟結構,夯實產業基礎;工業西進,城市西拓,加快城市化步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海港、空港”發展步伐,完善城市交通網絡,促進區域間經濟的合作;實施科教興市戰略,辦好大學園區,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體制和管理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此構築實業旺市平臺、科教興市平臺和生態環境強市平臺,把珠海建設成為以資訊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較強吸引力的產學研基地,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創匯基地,成為有較強輻射力和吸引力、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秩序優良、文明富庶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

 

五、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一)、交通運輸

 

1、水運

 

1)九洲港(以旅客和集裝箱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港口)

 

位於珠海市東部市中心,設計集裝箱年吞吐量能力45萬TEU;泊位17個,總岸長1006米,最大靠岸能力3000噸。每天往返香港有28班高速客運航班和12艘集裝箱和散貨貨船。

 

2)高欄港(以貨運為主的深水港口)

 

位於珠海市西部,是國家規劃的華南地區主樞紐港之一。現建成泊位2個,岸長410米,最大靠泊能力2萬噸,已開通往返香港的貨運航班。正在建設2個5萬噸集裝箱泊位,10萬噸集裝箱泊位也在加緊規劃之中。

 

2、陸路運輸

 

(1)高速公路

 

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已於1999年底通車,江門-珠海高速公路和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定於2005年底通車,太原-澳門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珠海市與各主要城市之間均有高速公路貫通。此外,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建設方案已經確定,將於2005年底之前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通車。

 

(2)鐵路

 

珠三角城際客運快線廣州-珠海段將於2005年內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建成通車。 廣州-珠海鐵路(貨運)將於2006年動工建設,預計2009年建成通車。這兩條鐵路均由國家交通部與廣東省合作建設。

 

3、航空運輸

 

位於珠海市西南、占地400萬平方米的珠海機場,2004年度旅客吞吐量為77.23萬人次,貨物吞吐量為13705噸,已通達國內26個城市,平均每週83次航班。珠海機場正在與香港機場商洽合作事宜,擬作為香港機場貨物運輸的分流機場,開通國際口岸。

 

(二)、水電供應

 

珠海水電資源富足有餘,目前全市供電能力為65萬千瓦,日供水能力為50萬噸。372萬千瓦的珠海電廠和日供水能力150萬噸的珠海水廠已分期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可充分保障全市生活、生產的水電供應。

 

(三)、通訊網絡

 

珠海市已建成了遍佈全市的光纖和無線通信網路,全市骨幹傳輸網光纖達32338芯長千米,接入網光纖約35326芯長千米。全面普及了公共電話、傳真、無線移動電話、IP電話、各種方式的互聯網接入(包括寬頻接入)等服務,還能提供DDN、幀中繼、分組交換、IPVPN、MPLSVPN、ISDN、ADSL等資料、寬頻多媒體業務的資料網路系統。程式控制電話近70萬門,每百戶擁有電話主線數(含移動電話)為95戶;互聯網用戶14萬,每百戶擁有電腦54台,100多個住宅社區實施了寬頻資訊網路建設。珠海有線電視臺已經開播了數位電視,每千戶有線電視戶數115台,每百戶擁有電視機167台。

 

珠海市政府對資訊化建設非常重視,制定了資訊化建設規劃,已建成珠海市資訊網(http://www.zhuhai.gov.cn)、珠海市招商網站(http://www.zhuhai.com.cn)等一批政府網站,外經貿、海關、稅務、金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規劃、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學校等機構均已實現了資訊網路化。

 

六、 科教文化

 

1、珠海現有幼稚園170所,小學192所,普通中學53所,職業學校14所,為了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珠海規劃了占地16萬平方米、位於北部唐家灣鎮一帶的大學園區,近三年來引進了10所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等著名學府現已進駐珠海,2005年在校大學生已達5萬多人,在廣東省排名第二,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地區和海外。

 

同時,還引入全國名校來珠海創辦研發基地,設立了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廣東省積體電路設計和製造基地、南方軟體園、清華(珠海)科技園,哈工大新經濟資源開發港等。大學園區——科技創新海岸已經形成。

 

2、中等職業學校全市共有十五所,職校按照珠海市人才需求方向,開設的骨幹專業有:電腦應用、電氣自動化、電子技術應用、市場行銷、企業管理、財務會計、汽車構造與維修、旅遊、醫學資訊、生物制藥、護理等。

 

3、國際學校

 

珠海QSI國際學校(QS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ZHUHAI)於1999年設立,其教材和課程設置均源自美國,由QSI國際學校管理公司投資經營,面向外籍人員子女招生,開設6 — 13歲幼兒及小學課程。初中以上的學生現主要就讀澳門,車程在30分鐘以內。

 

4、文化活動

 

珠海市文化設施齊全完備、文化氛圍濃厚。除現代化的體育中心、電視中心、電臺大樓、報業大廈等文體設施外,還建有九洲城市民文化廣場、拱北口岸休閒文化廣場、香洲文化廣場、灣仔回歸文化廣場、香洲文化中心廣場、唐家文化廣場、斗門海濱休閒文化廣場等大型文化廣場。各大社區都有電影院等娛樂設施。珠海每年都舉辦“珠海曲藝節”、“荔枝節”、“沙灘音樂會”、“濱海之聲”等文化盛會,社區文化活躍,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發展,以“廣場文化”為代表的社區文化已成為珠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七、 醫療機構

 

2004年全市擁有衛生機構133家,病床4814張,衛生技術人員6190人。大型醫院主要有: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珠海分院等。珠海市已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

 

八、商業和旅業服務

 

珠海有眾多的超級市場,著名的有法國家樂福、日本吉之島,以及本地的萬佳、茂業百貨、民潤新七星等。此外,珠海也有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西式速食。200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億元。

 

珠海現有星級酒店58家,其中五星級5家,四星級8家,三星級25家。2004年接待過夜遊客561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40萬人次。

 

九、旅遊休閒

 

珠海市擁有全國第二大的陸路口岸--拱北口岸,屬實施外國人進入珠江三角洲144小時便利簽證城市,2004年出入境人數達6383萬人次。珠海擁有完善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及設施,服務品質達到國際水準。全市共有旅行社44家,其中國際社13家,國內社31家。主要旅遊區(點)和旅遊項目有圓明新園、 農科奇觀、 梅溪牌坊、 珍珠樂園、國際賽車場、九洲城、石景山觀光索道、珠海漁女、白藤湖省級旅遊度假區、燈籠沙水鄉風情旅遊區、竹仙洞、金海灘、禦溫泉、珠海溫泉、東澳島、外伶仃島、荷包島、飛沙灘、橫琴蠔基地、奇石公園和澳門環島遊;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4個,在建的有東方體育度假世界的2個高爾夫球場。“禦溫泉”是廣東省最著名的溫泉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家日式露天溫泉,設有20多種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溫泉。全市2004年全年接待遊客總量達到1154.67萬人次,創造了最高歷史紀錄;旅遊總收入也首次突破了90億元。今年香港中旅集團投資30億港元興建珠海海洋溫泉度假區已經動工,這是珠海最大的旅遊開發專案,將形成一個以海洋溫泉為特色,集休閒、娛樂、康體、會議會展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十、 生活居住

 

珠海屬低緯度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24℃,常年四季如春。 外國人在珠海居住,可租賃或購買現成的別墅或公寓,這些住所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價格適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