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gz.house.sina.com.cn 2005-07-19 11:35 新浪房產 記者在江門採訪,聽到對房地產市場評價最多的兩個詞,一個來自民間的業內人士,他們普遍用的詞是“不溫不火”;另一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他們普遍用的詞是“平穩發展”。其實兩個詞表達一個共同的事實:江門房地產現狀與目前江門市民的消費承接能力相適應,與江門所處的地位和內在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江門市長王南健在一個並不公開的場合就表示,江門房地產應該“控制開發規模,適當拉升房價”。江門作為具有9500平方公里土地,歷史悠久的全國第一僑鄉,在追趕近鄰——珠三角核心地區的過程中,需要一種內在的地產力量!
“平穩發展”的現狀
江門市房管局提供的一份房地產交易統計資料表明:今年1-5月份,市區銷售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的住宅3643套,2000-3000元的1465套,占銷售總量的94.13%。“去年同期房價是1500元,今年均價達到2027.57元,是因為別墅銷量增加,如果扣除別墅,單元住宅均價是1691.48元。”市房產局產權科黃笑嫻科長這樣解釋說。“江門房價連續3年以上無升跌,預期3-5年內也不會有明顯的升幅,當然也不會跌。旁邊的肇慶房價都比我們這裏高,更不用說比珠三角核心區域了。”黃有些為自己城市的房價上不去而不平了。市建設局房地產科科長兼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的陳培英顯然沒有這種不平情緒,他用了“開發規模適度,市場結構合理”來概括房地產的行業狀況,他說,“江門這幾年每年控制開發量在5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我一直主張平穩發展,價格不能過高”。
對於這種現狀,外來開發商顯然不滿意,廣州城啟的銷售部負責人就表示市場與原來設想的不一樣,他們開發的江海花園一期精品樓盤,建造品質和社區配套都是江門前所未有的,推出一年半,均價只在2100-2200元,還是沒有達到理想效果,“與廣州市場相比差得很遠”,這位經理抱怨說。江門五邑碧桂園在今年春節後一亮相,就推出“買別墅送豪華裝修和價值10萬元的園藝”優惠措施。銷售經理吳惠喜表示,目前精裝修洋房2800元,別墅3600元這樣的均價,在新推盤時不會升,頂多調整1-2%,還要看市場的反應。當然也不會跌價的。他說:“房地產發展必須有一個城市產業經濟的支持,江門自身發展比較慢,社會節奏也比較慢,這就決定了經濟發展的形勢,我們對樓價沒有大的期許,這與大的環境有關。”吳曾在廣州房地產市場多年,他對五邑地區房價只有800-1200元/平方米感到奇怪,“為什麼會那麼低,建造成本都不不止這個價呀。”由於市場的原因,廣東碧桂園在江門的開發計畫不得不調整,減少中檔洋房的開發量,首先多建別墅,開盤半年的銷售現實告訴他們:別墅比洋房好賣,因為哪里都有先富起來的一部分。
金海灣花園的開發商、三旺地產董事長陳成與記者交談的一席話代表了本土開發商的觀點:“江門市的供求關係決定房子提不起價錢,需求量沒有那麼大。現在市區人均住房已經有33.6平方米了,不是馬上需要的就不急著買了。江門的工廠都是小打小鬧的,外來人又少。如果江門經濟比較好,工業搞上去,市場就會好了。現在能達到10%的毛利潤我就滿意了。”陳指著沙盤說:“這個盤建成銷售面積13萬平方米,我一年開發2.5萬平米就可以了。象這樣的市場,我看外來的那幾個開發商不會在這裏做很久的了。”
城市動力的需求
“孤立地看,江門房地產與城市經濟和市民消費力是相適應的,然而用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江門房地產業的狀況本來不應該這樣。”在西江邊,記者與該市幾位元房地產仲介協會的負責人座談。恩來地產總經理徐文堅說,“江門的房地產剛剛開始,現在就看城市輕軌,大交通帶來江門經濟大發展,江門房地產一定會旺起來”。
實際上,江門的發展動力是強勁的。只要看下面一些事實就可以知道,這個城市並不甘寂寞:
江門的會展經濟長足發展,江門市名優特產品展銷暨招商洽談會、中國(江門)經濟技術貿易洽談暨摩托車工業博覽會、中國(江門)機電產品博覽會以及中國(新會)五金不銹鋼產品展銷暨招商洽談會、中國(開平)牛仔服裝節、中國(水口)衛浴展、中國(恩平)麥克風國際展銷會等已經逐步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展覽;
江門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在2003年度世界銀行發佈的《對中國23個城市投資環境調研報告》中位列第六,被首屆中國誠信建設成果展會評定為“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一,還被亞太經合組織確定為“中國唯一的區域性綜合可持續發展經濟計畫試點城市”。
今年初,江門市召開市區2005年城建項目新聞發佈會,市政府向省市各大媒體公佈,今年江門市計畫投資11.64億元安排27個城建專案。包括:交通道路橋樑建設項目,其中有濱江大道、江禮大橋等;市政建設及民生工程項目,其中有生活垃圾場、體育公園、江門美術館、等,還有會展中心配套工程、西環路綠化改造等綠化專項。
今年,江門市繼續發揮重大專案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和支撐作用,安排重點專案61項,總投資376億元,年度計畫投資95億元,華爾潤玻璃、恒和珠寶鑽石、華泰輪轂一期工程等一批專案相繼建成投產。新會港擴建工程已動工,崖門出海航道疏浚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輕軌江(門)中(山)支線建設方案基本確定,將和廣珠主軸線同時動工建設。高速公路網已基本形成各線貫通的格局。
業內人士分析,這61項重點項目在江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都有著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可以預見,隨著“大手筆”的不斷“揮寫”,富民強市新僑鄉的宏偉藍圖一定會早日成為現實。
在這樣一個城市發展背景下,房地產業的四平八穩顯然令人難以理解。聯繫到當前國家的“房地產新政”,一位開發商老總說:“江門是歪打正鑿,本來就不火,恰好與國家新的房產政策相吻合了。”其實,這正是許多人所擔心之處。美國著名城市經濟學專家迪帕斯奎爾有一個四象限模型:“當經濟增長時,第Ⅰ象限內的需求曲線將向右上方移動,這表明在當前(或其他時間)的租金水準有較為強勁的物業使用需求,在生產、家庭收入和家庭數量增加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就會發生。”這個四象限模型實質所揭示的就是房地產業與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正向比例發展規律。因為房地產的價值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財富中是佔有最大份額的。如果市政府同樣有著“歪打正鑿”的想法,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那無異於對本來就不火的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這與國家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政策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江門房地產業缺乏激情,缺少策劃市場和炒作市場的機構和人員。”在江門從事房產代理和物業管理多年的天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紅小姐這樣認為。而江門五邑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桂生則從城市分析的角度認為,江門是最沒有激情的城市。他說:如果說北京是“最大氣的城市”,上海是“最洋氣的城市”,珠海是“最浪漫的城市”,深圳是“最有活力的城市”,那麼我感覺江門是“最沒有激情的城市”,同時亦是“最像內地的珠三角城市”。他認為,更重要的是,江門人似乎早已失去了類似順德人、中山人那樣“敢為天下先,虎虎有生氣”的城市精神,而這超越發展所需要的眼光和勇氣,只能靠全體五邑人來供給。記者在江門接觸的許多房地產開發商,他們的態度和對行業的看法,包括他們花大力氣舉辦的房展會的氣氛,仿佛都在驗證這位教授的觀點。李桂生又是美國瑪利科巴大學訪問學者、香港國際商學院EMBA的客座教授,他對江門做過深入的分析,曾發表了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的《江門為何出不了中國百富》、《江門,沉默不是金》兩篇文章,他指出,黨的十六大之後,國內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當前擺在江門人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搞懂“我是誰”,就是要明確江門在珠三角、在廣東、在泛珠三角,甚至在東盟處於一個什麼角色和地位。在區域經濟全面快速整合的形勢面前,我們沒有時間繼續遲疑和徘徊。否則,瞬息之間,我們就會如同一輛拋錨的老爺車一樣又將望塵莫及。”
記者在採訪中聽說,一位來自外地的局長用一個字概括江門人,就是“懶”。李桂生分析說,從文化本身來講,對江門不利的思想意識的產生有兩個基因:一個是陳白沙的理學,陳白沙出生於廣東新會,一生淡泊名利,退隱田園,在“既買鋤頭又買書,半為農者半為儒”的恬淡生活中,他開創了中國哲學領域的嶺南學派,亦稱“江門學派”。是嶺南唯一入祀孔廟的學者。他追求與世無爭、悠閒、閒適生活方式,跟敢於冒險的精神是完全相反的;另一個是華僑文化,正是因為在本地難以生存,才有了華僑先輩的背井離鄉,五邑人真正實現了海外比海內多,才有了今日臺山女的外嫁風潮與“二世祖”的好吃懶做。華僑先輩的背井離鄉,最初的動機多數還是發金山夢,不是扎扎實實地搞經濟,這實質上是一種逃避。今天,江門只要把經濟的平臺構築得更大,營造出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圍,就能夠有足夠的能力海納百川,到了那時,外企來了,物流、人才流動、資訊流動也活躍了,江門就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振良在他的《房地產經濟學通論》中說:“發達國家現代化歷程表明,要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房地產業的充分發展是一個必經的歷史過程。也就是說只有以充分發展的房地產業為依託,經濟高速增長、加速城市化和社會迅速轉型等每一道現代化門檻才能順利實現。”當如今江門市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的時候,江門城市化的過程,恰恰需要這樣的房地產動力。
從北新區到濱江大道
“北新區”和“濱江大道”兩個標誌性城市規劃專案,代表了江門兩屆政府的城市建設決策導向。
首先我們來看江門市規劃局主辦的<資訊簡報>2002年第一期(原文):蔣進在北新區規劃建設彙報會上的講話
“市委、市政府召開北新區規劃建設彙報會,研究北新區規劃建設藍圖,並佈置明年建設任務。市委常委、副市長以及市人大、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及分管工作的領導出席了會議。市委書記蔣進在會上強調,北新區建設是江門城市建設中的頭等大事,要進行科學、民主決策,集思廣益,遵循經濟和城市發展規律,把北新區建設成為江門現代化城市的示範城區。市建設、財政、規劃、園林、市政、公路等部門的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
北新區中心區控制性規劃經過反復論證、設計、修改,已形成雛形。根據方案,北新區中心區總面積4.56平方公里。規劃結構以行政中心和五邑華僑廣場為核心,公共設施沿道路呈線狀佈置,居住區和公共綠地以片狀分佈於第二圈。規劃功能佈局分為行政辦公設施、商業文化設施、居住區、公共綠地、配套公建五大塊。
會上,與會人員就北新區的規劃設計方案和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進行了熱烈討論,對設計方案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
蔣進在會上作重要講話。他說,北新區建設是江門城市建設中的頭等大事,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他說,建設北新區是為江門建設現代化城市提供示範城區,是緩解老城區交通和居住環境壓力的重要舉措,是遵循城市發展的規律進行集中開發、滾動開發和建設的必然要求,同時是江門加快發展,縮小與珠三角先進城市之間的差距的重大步驟。為搞好北新區規劃和建設工作,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關於北新區規模和範圍,他要求,北新城區中心區周邊的道路兩側原則上要按照北新區的要求進行建設,同時,要按照現代化新城區的標準規劃控制好潮連島、西江邊和大西坑三大塊。二是關於北新區建設技術規範,要徵求各方意見進行完善,然後成文作為法規下發執行。三是規劃設計方面,要體現“建築美與園林美、近景美與遠景美”相結合的原則,儘量增加住宅面積規劃和建設配套設施,並注意山體保護。
市長雷于藍在會上指出,北新區建設代表江門現代化城市的示範區,不能搞低水準重複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體現園林城市、旅遊城市的特色,把建築美與園林美結合起來,把自然生態資源優勢淋漓盡致發揮出來。”
值得重視的是,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這樣的規劃,當時有10多家客商落戶北新區,開發建設房地產、工業園區。中旅房地產開發公司繼城市花園第一期工程完成後,又緊鑼密鼓上馬了第二期萊茵華庭。該專案計畫投資3億元左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白石房地產開發公司雄心勃勃興建的怡康華庭,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投資額3.9億元。該住宅社區光環境配套建設資金就計畫投入5000萬元。恒美房地產公司投資額2.4億元開發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的烏石山社區;佛山客信宇地產也不開發了世紀花園,總投資計畫有3.5-4億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停工多年的爛尾樓富都花園社區、名苑山莊也在北新區如火如荼的建設開發熱潮的推動下復工重建。
尤其是中集集團正是看中了當時市政府開發北新區的承諾,才投資開發被稱為江門標誌性地產專案的“中天國際”。在舉行奠基儀式的當天,中集天宇房地產公司總經理禹振飛稱:江門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經濟基礎較好,房地產業有很大升值空間,“中天國際”不僅要打造高尚社區,更要給江門人提供全新的居住文化。禹稱“中天國際”整體規劃採用國際招標,最終由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整體風格現代、簡約、時尚、明快。而在物業管理、行銷等方面也是邀請了深圳知名的專業機構提供服務。
中天國際位於江門市北新區中軸線上,相鄰五邑會展中心,社區占地面積330畝,總建築面積36.8萬平方米。社區整體規劃定位國際居住素質、現代建築風格、高尚商住氛圍以及生態園林景觀和高智慧安全居住為一體的大型中央生活區。而且成為江門首個申報國家“健康住宅”的專案,接受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專家的評估。
為了保證建造的品質,當時禹振飛將象徵誠信、責任和監督的金錘,授給負責中天國際專案品質的總工程師和負責工程監理的總監,要求他們嚴把品質關,隨時可以使用這把大錘砸碎所有不合格的工程,把所有不到位的細節都消滅在施工前期階段,把中天國際打造成江門優質樣板社區。他們從建設前期就嚴抓品質關,保證工程的品質,充分體現中集人“盡心盡力、盡善盡美”的企業理念以及中集集團的雄厚資金實力、嚴謹的專業作風和獨特的創新精神,共同鑄就中天國際金漆品牌,使之成為江門房地產的一個新亮點,成為優質樣板工程。最近,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專家前來社區考察,看到建築外立面設計格調高雅輝煌、建築材料選用精良、社區綠化面積大、水景穿插其中等,都詮釋了中天國際親近自然,引領健康的“綠色”觀念,十分高興。尤其是瞭解到售價只有2500元時,都十分驚奇的表示,如此低的成本,建造出這樣高品質的社區,房屋建築品質這麼好,真是不容易。不愧為中集集團做出來的品牌專案。
據當時市規劃局的一份資訊簡報記載:“北新區正成為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投資風水寶地。而這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于蓬江區和各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援和全力配合。千方百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極力改善投資環境,成為市委、市政府今年抓好北新區工作重頭戲。在及時做出決策,進行部署的同時,市領導還親臨施工現場,及時為建設者排憂解難。對北新區的其他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專案,市領導也十分關心,經常過問,並牽線搭橋,引進投資項目。各有關部門也盡力為各路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和應有的方便,想方設法為客商營造氛圍,創造商機。利家城的有關負責人說,正因為此,才使他們有信心、有決心、有勇氣當“商業墾荒牛”,率先把大型商城駐紮在北新區。
北新區,這一片生機勃發的熱土,的確令人心潮澎湃,倍受鼓舞。”
然而,隨著江門市黨政領導的變更,象我國許多城市一樣,江門城市規劃建設的重點也發生了變化。下麵是2003年6月10日江門市委書記陳繼興在該市第十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中,談到江門城市規劃和加快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時的一段原文。
“按照‘依託西江,承接廣佛,整合資源,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大力推進江門中心城市‘三大組團’和‘五大工程’的規劃建設,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力和吸引力。‘三大組團’:一是依託中心城區,利用沿江優勢,接受廣佛輻射,建設加工業、商貿流通、休閒娛樂、適宜人居的現代化綜合性濱江新城。二是以市高新區為載體,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機電製造業為主體,設施配套、環境優越的新型工業區。三是以銀洲湖區域為樞紐,構建大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發達的臨港經濟區。‘三大組團’規劃建設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要進一步優化整合城市資源,加快‘三大組團’的融合,形成大江門城市發展新格局。‘五大工程’:一是濱江城市標誌性工程。把中心城區至九江大橋沿西江濱江大道作為建設現代化濱江大城市的亮點,堅持高標準規劃和引入城市經營理念建設,並帶動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升值。二是現代化基礎設施工程。要加快江中、江鶴二期、江珠、江肇高速公路、崖門出海航道和新會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勞龍虎水道疏浚整治,打通市高新區到銀洲湖的通道,加快國道、省道與高速公路聯網,配合省做好珠三角輕軌網和廣珠鐵路在我市的建設,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抓好汙水處理、垃圾處理、排水系統等市政設施建設,加快資訊工程建設。三是文化設施工程。高水準地建設好五邑廣場、華僑博物館、電視中心、會展中心、體育公園、美術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文化娛樂基礎設施,提高文化品位,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四是生態工程。立足我市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環境特色,進一步實施‘青山、碧水、藍天、綠地’工程,抓好圭峰山、白水帶、大西坑、叱石四大生態風景區的保護和建設 營造濱江山水園林生態城市新優勢。五是人居工程。在北新區、大西坑和濱江大道規劃建設若干個高檔居住區,引進房地產知名企業和品牌,進行集約式開發,以優美自然環境、配套生活設施、便捷交通條件和適宜價格,適應市場需求,聚集人氣,展示中心城市新形象。”
這一大段文字,只是在最後提到了“北新區”等地要建設若干個高檔住宅區。
而到了2004年10月22日,江門市長王南健在該市十二屆三次人代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談到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城市總體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規劃時說:“《江門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要在年內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濱江新區規劃實行國際招標;按照“一流的規劃單位,一流的研究成果”的要求,組織制定全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加大規劃實施力度,精心組織市區三大組團規劃的實施,抓好濱江大道、東海路至南環路、江海路二期、江禮大橋、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垃圾處理場等城市重點專案的建設,進一步改善江沙沿線交通和景觀。經營好土地、交通、環境、資訊、公用設施等城市資源,實現城市建設的良性迴圈和滾動發展。”
該報告全篇從頭至尾都未見“北新區”三個字了。
這裏我們不能說哪個規劃的優劣,但城市規劃要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已經不是一個新課題了。江門市房產局專職法律顧問、兼任江門市房地產仲介協會會長的索茂軍說:“城市規劃是一種政府行為,以維護公眾利益為出發點,而房地產開發則是一種企業行為,要求追逐利潤最大化,克服房地產開發項目週期長、投資大等因素,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於城市規劃和房地產開發的利益出發點不同,在編制城市規劃和進行房地產專案開發的過程中,各自考慮問題的側重點也不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矛盾。”在解決這一矛盾中,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最據權威性的。他告訴記者,“這兩個規劃的做出必須建立在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的基礎上,切忌少數行政長官意志主宰決策過程。”
城市規劃必須創造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形象。要透過規劃把城市的形象充分表達出來,使城市形象在一個區域裏有一個獨特的聯繫;通過對土地資源的規劃來促進城市的發展。這是保證城市化的核心動力。
江門城市建設重點由“北新區”到“濱江大道”的轉變,是否會形成新的城市動力我們姑且不談,但它給房地產開發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怡康華庭銷售不暢,用業內一位人士的話說,“根本就賣不動”;駿景花園只能靠小戶型,均價1500左右的低價位銷售;中天國際專案按原計劃肯定要拖長開發週期;金海灣的一位銷售經理陳姓小姐則抱怨“政府配套跟不上,一個公園搞了很久才種了幾棵樹”。其他大部分開發商都偃旗息鼓,悄悄隱退了。
目前,中天國際與同在北新區的怡康華庭、五邑碧桂園、中邦國際、世紀花源、駿景園、嘉悅名都等開發商都認為,地塊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本身自有的屬性,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受到周圍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鄰近物業的用途、周圍建築整體設計風格、社區街道結構、基礎設施和開放空間,等等。中天國際一個社區的健康環境起到了示範作用,但整個北新區的人居環境魅力還要靠全社會來營造。他們都認為,江門市政府在北新區公用設施配套、市民出行交通便利、商業、文化、醫療等配套建設方面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集中財力物力推進北新區城市規劃的實施。
五邑空間的靈魂
不管北新區也好,“濱江大道”也罷,我們看出江門是一個重視生態環境和人文形象的城市。在江門有一條古建築風情街格外受到保護。該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張昆侖女士曾專門出任該街的管委會主任和總經理。她向記者詳細介紹過這一片位於江邊的古建築群得以保護和修繕的過程。她說,城市建築是城市的軀體,也是城市靈魂的載體。一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理想、精神境界、宗教信仰、技術成就、審美追求,都留在風格各異的建築群落裏。因此,它既是有形的資產,更是無形的財富。正是建築標度了這個城市的精神氣質和文化韻味。有什麼樣的文化境界,就創造什麼樣的城市景觀。“清水穿城過,蓬城映碧波”,天藍地綠、水清氣新,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是每一位江門市民倍加珍惜的。
這座城市有當年巴金筆下的小鳥天堂,有梁啟超的故居,有古跡開平碉樓。這座城市有山有水,毗鄰西江,天沙河和蓬江河從市區流過,風景秀麗的圭峰山、大西坑、白水帶環抱著市區。豐富的土地資源、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扎實的產業基礎、獨特的僑鄉優勢,以及優良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為江門承接發達國家和珠三角先發地區產業轉移,利用外資、民資加快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CEPA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戰略的實施,使得江門市成為了投資的熱土。
如此好的環境,如此優越的城市,房價為何比周邊城市低?江門房產局的金科長對記者提出的房價問題似乎並不在意,他認為“本地市民正在享受江門土地資源豐富所帶來的實惠”。他說他“很為北京、上海的普通市民鳴不平,那麼高的房價,只能望房興歎”。從這方面看,江門確實有它的優勢。
然而,江門房價長期偏低,還有土地市場方面的因素。就是早期江門土地出讓不規範,許多土地在鄉鎮政府的手上,用很便宜的價格出讓,有的發展商用幾萬元一畝的價格一下子拿2000多畝。這種情況導致低價土地在開發商手中比較多,囤積到現在慢慢開發,雖然補辦了相應的用地手續,但開發成本還是低於最近拿地的開發商。
陳繼興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在未來五年,“江門城鎮化水準力爭達到60%,把江門中心城市建成製造業發達、生態環境良好、僑鄉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濱江大城市”。而城市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就意味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土地、房屋、道路及其它公用設施,構成城市的基本框架,各種風格的房屋建築形成了現代化城市的特色。可以說城市土地和房屋不僅是城市經濟存在和發展的空間,也是一個城市立體形象的物質外殼和主體。一般而言,現代化城市是否具有高效益的經濟活動,決定於建築結構是否合理化和城市設施是否高效化,而這些又是與土地開發和物業開發不可分的。
正像王南健市長所說,“可持續發展”成了指導新世紀城市發展的基本準則,它尋求人口、經濟、能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它的最高理念是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其最終目的是要為全市人民營造一個更加優良的人居環境。由於城市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有機統一體,在房地產的開發和再開發過程中,遵循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統一的原則,構築自然、社會和經濟和諧統一的城市花園,將能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從而有助於構建起社會和諧、經濟繁榮的現代化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