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陸域東鄰順德市、中山市、斗門縣,西接陽江市的陽東縣、陽春市,北與新興縣、高明市、南海市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全境位於北緯21°27′~22°51′,東經111°59′~113°15′之間。北自鶴山市古勞鎮的麗水,南至臺山市的下川鎮圍夾島,相距142.2公里;東自新會市大鼇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鎮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臺山市、新會市的南部和恩平市的東南部瀕臨南海,大陸岸線長283.36公里。島嶼岸線共長331.51公里。陸地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5.32%,其中海島面積235.17平方公里。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97個,其中臺山市上川島面積最大,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島次之,為81.73平方公里。屬江門市水深200米以內的沿海大陸架,東起黃茅海,西至鎮海灣,面積約2257平方公里。
全市有30個民族,漢族占總人口99.8%,另有壯、瑤、土家、苗等29個民族,人口共約8000人,占總人數0.2%。2000年末,全市共有常住人口1107738戶,3808505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9852戶和10100人。其中,男子1938996人;女1869505人。非農業人口1456368人。暫住人口413446人。
江門是一座風景優美,具有濃厚僑鄉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以海濱沙灘、溫泉保健、森林生態和僑鄉風情為主要特色,其中新會圭峰山風景名勝區、開平立園、恩平金山溫泉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梁啟超故居、開平碉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溫泉眾多,分佈五邑各地的有金山溫泉、帝都溫泉、錦江溫泉、臺山溫泉、古兜溫泉等10多處,恩平市已被中國礦業聯合總會授予“中國溫泉之鄉”的稱號。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暨中國(江門)僑鄉旅遊節是江門市一年一度的旅遊盛事,每年都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人到來旅遊觀光。
江門市堅持"科學發展、後發爭先",努力開拓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2004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834.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94億元,增長18.41%;工業總產值突破1700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7.88億元,增長22.8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11.57億元,增長12.1%,經濟總量位居全省前列,取得了多年來少有的好成績。近年來,江門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稱號。今日江門,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正朝著製造業發達、生態環境良好、僑鄉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大都市快步邁進。
江門市現已形成了摩托車及零配件、金屬製品、家用電器、紡織化纖及服裝製造、造紙及紙製品等支柱產業,並擁有一批全國性的產業基地:
中國摩托車產業示範基地:江門是全國首個被授予“中國摩托車產業示範基地”的城市。行業龍頭——大長江集團年產銷量雙超100萬輛,在年產銷量、納稅額和綜合經濟效益方面均位於全國首位。
中國(新會)不銹鋼製品生產基地:2003年江門市日用不銹鋼製品產量達8.1萬噸,增長17.63%。生產企業集中在新會區司前鎮。行業龍頭——天健集團是固定資產超10億元的大型企業。
中國五金衛浴產業基地:生產企業最為集中的蓬江區杜阮鎮有五金衛浴企業211家,全年產值18億多元,其中美標顯浩水暖公司和吉事多衛浴生產的產品佔據了全國50%的中高檔市場。
國家火炬計畫江門新材料產業基地:全市新材料產業以紡織、化工、電子、磁性新材料等為主體。2003年全市共有新材料企業350家,產值120億元。擁有美雅集團、美達錦綸集團、彩豔集團等一大批骨幹企業。
中國紡織化纖基地:江門市是全省傳統的紡織化纖製造基地。2003年大紡織服裝業工業總產值達219.6億元。所轄開平市是“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開平滌綸集團產值達42.7億元,屬下的春暉股份公司是上市公司。
造紙及紙製品生產基地:2003年全市造紙及紙製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18億元,同比增長17.65%。行業龍頭維達紙業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生活用紙製造企業之一。銀洲湖區域被規劃為江門市中長期的紙業產業基地。目前,總投資19.8億美元的亞太紙業和總投資10億美元的印尼紙業等一批大型造紙專案已經落戶該地區。
為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集中實行行政事務性收費,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江門市人民政府早於1997年2月即設立行政事務服務總匯(簡稱行政總匯)。行政總匯實行“四個一”服務(一座樓辦公、一個口受理、一個窗收費,一條龍服務),達到“方便、高效、有序、保廉”的目的。只要經營條件具備、申報資料齊備,一般貿易性企業在7個工作日內、生產性企業在15個工作日內就可以辦妥開業所需的全部證照手續。
行政總匯協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組織、協調、督促和落實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江門市政府網上行政服務系統於2002年1月18日開通運行,項目申報者、投資者可通過國際互聯網登錄江門市政府網站,線上進行業務查詢、申報、登記、表格(資料)下載等。
江門市政府以優惠政策為服務手段,改善投資環境,實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擴大外商投資領域。江門市市委、市政府制定實施了《關於鼓勵外資民資投資發展的決定》、《關於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的意見》、《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投資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外資民資到江門投資興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來江門視察時,提出“要把江門建設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大城市,到2010年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更高要求。圍繞這一目標,我們將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後發爭先”的強烈意識,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指標,繼續推進工業強市、民資外資富市、科教興市、環境優市戰略的實施,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速度與品質、效益相統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統一,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相統一,增加投入與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相統一。今年我們要努力實現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城鎮化建設、文化名市和政務環境建設等“六個爭先”,為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大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